栽培技术
加工技术
行业标准

首页 >> 菌业科技 >> 栽培技术 >> 正文

防治平菇指孢霉软腐病

来源:     时间:2010年12月19日16:49    浏览数:

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中的树状指孢霉(Dactyliumdendroides)侵染所引起,又名树状轮枝霉病、蛛网霉病等,是造成平菇子实体软腐的一种危害。
  
  (1)病原特征与危害症状:病原菌丝白色,气生菌丝生长旺盛致密,棉絮状;分生孢子梗从气生菌丝上直接长出,细长,稀疏;分生孢子小梗呈轮状分枝,顶端尖细,其上单生或簇生1~3个分生孢子;分生孢子无色或呈淡黄色,长卵形或梨形,大小为20μm~5μm。  
  菌床发病初期,料面或覆土层上会长出一厚层白色绵状菌丝,在温度湿度条件适宜时,常将菌床覆盖形成棉絮状菌被,易被误认为是平菇菌丝。菌床感病严重时,受害部位的原基不能形成或受到抑制,并进一步侵害正在生长的子实体;子实体发病时,先从菌柄基部开始,逐渐向上传染,并呈现淡褐色软腐症状;受害严重后,菌柄及菌褶处长满白色病原菌丝,或病菇连同其着生的菌床部位,均被病原菌丝呈蛛网状包围覆盖,最终造成病菇全体呈淡褐色软腐状;病原菌丝后期变成淡红色,发病中心部位有紫红色色素产生。平菇感染此病后,子实体一般不发生畸形,也不散发臭味,但手触病菇即倒;发病较轻尚未出现软腐症状的病菇,其生长发育受阻,外观呈污黄白色,无生气,与正常健康菇有明显区别。
  
  (2)侵染途径与发生条件:病原菌是一种弱性寄生的土壤真菌,喜酸性、潮湿和有机质多的环境,肥沃的苗床、菜园土以及表层土壤存在最多。病原菌可随培养料或土壤直接侵入菌床,分生孢子可随气流、昆虫、病菇和水溅作用传播扩散。
  
  病原分生孢子在20℃时萌发率最高,25~30℃时对萌发不利,遇高温(60~70℃)易死亡。病原菌丝生长适温为25℃,最适pH为3.4(生长范围为2.2~8.0)。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最适于饱和的湿度。平菇菌床直接与带菌的土壤接触时,或采用露地阳畦、室外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作菇场,或在中温高湿的人防工事内栽培时,该病容易发生。
  
  (3)控制措施
  
  1)参考平菇栽培病虫害综合管理措施。
  
  2)直接与菌床接触的地面、土壤,在使用时必须做好消毒预处理。
  
  3)长菇阶段的菌床,要采用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,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环境。转潮期间,除做好床面清理外,还应定期用1%~2%石灰清液喷洒,以防菌床酸化过重。
  
  4)该病一旦发生,要暂停喷水,立即通风降湿,并摘去病菇,扒除病原菌被,污染来生的覆土应清出或更换。降湿后的发病部位可喷洒2%~5%甲醛溶液,或50%多菌灵800~1200倍液,或5%石灰清液,或150~250mg/kg漂白粉液,也可在感病处用薄薄的石灰粉或漂白粉覆盖。